三峡好人
导演:

年代:2006 

首映:2006-12-14(中国大陆) / 2006-09-06(威尼斯电影节)

时长:107分钟

语言:四川话,晋语

观看量:139565

热播指数:414

豆瓣:8.4

更新:2024-05-06 17:28

剧情:
正在进行三峡工程建设的奉节县迎来了一男一女两名山西居民。韩三明(韩三明饰演)来自汾阳,是一名忠诚诚实的煤矿工人,他来到奉节寻找16年未见的前妻。他的前妻当时是用钱买的,生完孩子后,他跑回奉节。在寻找前妻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波折。韩三明决定留下来当工人,直到他的前妻出现。女主人公沈红(赵涛饰演)来自太原,是一名安静的护士,来向多日没有联系的丈夫致敬。她丈夫与她的婚姻关系已经是名义上的,尽管她很清楚这一点,但她仍然希望丈夫亲自给她解释。沈红的搜寻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她的丈夫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她。虽然韩三明和沈虹并不认识,但他们在黑暗中有着神秘的联系,因为他们必须在“拾起”和“放弃”之间做出相对的选择。这部电影获得了2006年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
展开
线路F1

预告片

图集

  • 三峡好人 图1
  • 三峡好人 图2
  • 三峡好人 图3
  • 三峡好人 图4
  • 三峡好人 图5
  • 三峡好人 图6
  • 三峡好人 图7
  • 三峡好人 图8
  • 三峡好人 图9
  • 三峡好人 图10

影摘

《三峡好人》电影中真透漏了韩三明真实电话!!!

作为同是离家远游的山西人的我,在看到《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与沈红千里迢迢奔赴奉节县城寻找曾经的爱人时,看到的是两个地域下的中国缩影。关于这部电影已经有各种理论,这里就不多作赘述了。我只想说两点。
山西。底层人物的地域标签。虽然电影是韩三明和沈红离开山西在奉节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但越是如此,越能凸显主要人物本来的地域属性,就像一个外地人在当地会被贴上原生环境的标签。山西人的标签是什么,可能是像韩三明一样老实忠厚,营生跟挖矿相关,每天本分地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固守传统,这种固守也包括他固执地寻找原配。这跟同学们经常问我,你们山西是不是到处都是煤矿,是不是许多人都很愚昧的性质是一样的。而社会中层及以上阶级的标签属性却是模糊的,就像太原的沈红一样,有着相对于韩三明来说较为体面的工作,穿的还行,操着一口较为清晰的普通话在奉节寻找大老板丈夫。所以鲜明的标签是什么?是底层人物像走钢丝一样被逼着进入一个又一个空间,麻木于压抑和痛苦,是来奉节的山西人和去外地打工的奉节人拿生命留下的血泪印记。
<图片1>

赵涛作为贾樟柯的御用演员,我觉得,是开创了电影表演的一种新的境界,是我所接触到的世界上电影史上未出现过的新的表演境界。
艺术创作,小说也罢,电影也罢,它的本质就是一种通过作家的天才的观察和体验能力,从生活和人性的真实中“采样”出来并通过他们的天才的再创造和加工,以达到可传播他人并影响他人情感和灵魂的目的。如刘小枫所说,阅读小说是孤独的灵魂的一种被伴随的需要。艺术作品毫无疑问都是经过了它的作者通过再创造再组织,从真实中抽象而出来的。“采样”是电子技术中的术语,指的是从连续的代表真实变化过程的“模拟信号”中采样出离散的、非连续的点信号,以替代真实过程,从而得以对采样信号进行加工再处理、放大、传输、接收、储存、回放等操作。采样就好比艺术家的创作。采样率如果过高,意味着采样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越多,与真实的过程越吻合,但成本高,数据量大,不利于处理和传输,反之采样率过低则造成信息失真。好比以前的脸谱化电视剧,人一看就觉得假,与人性的真实状况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创作者对人性的简单化理解

《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
作者: 西川;欧阳江河;汪晖;李陀;崔卫平;贾樟柯 发表于《读书》2007年第2期
  汪晖:感谢汾阳中学的帮助,我们《读书》杂志能够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从看《小武》开始,就对汾阳留下了印象。我是第一次来汾阳,刚才穿过街道,走进这个校门,看到这么大一个中学,建筑保存得这么完整,难以想象这是一九 ○二年建设的学校。走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好像也在走进作为现代变革开端的历史。这次在汾阳看《三峡好人》,朋友们很兴奋

第一次在情节上贯穿式地把这部电影看完了。正如原来听介绍所说的那样,两条线发展,一条是韩三明十六年后来寻老婆,看女儿;另一条是年轻的赵涛来找她两年没有见面了的老公要求离婚。背景是一片残破,赶在三峡淹没之前进行拆迁的奉节老城。可以看得出贾樟柯的创作思路。两个山西外来者(巧妙地继承了以往创作的经验,山西人,说着一口山西腔。他们的生活习性,谈吐举止,导演是熟悉的,两个演员也是他御用的,在导演其他电影反复出现的赵涛,另一个是他真实生活中的表哥,这一个角色在站台中出现过。)的介入,借用他们的目光让我们看到了一座行将消失的城市的败景。
为何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我记得看到过一个访谈中聊到,贾樟柯当时帮刘东(中国另一个密切关注普通人现实生活的当代画家)做一个关于三峡库区人们的纪录片,在拍摄当中,贾樟柯越来越觉得自己有好多要拍,有好多想法要表达,这部纪录片已经承载不下了。于是萌生了要创作一部故事片的想法,情节当时就想好了,以两个山西人各自来到奉节寻亲的故事来串联影像。
这一部电影的创作

三峡好人},中国如今缺的就是这样的电影
我从这部电影里面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底层人物的世界。
在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命运也都处在变化之中。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护士从山西来到四川奉节寻找他们多年未曾谋面的爱人,时间的流逝已经将人变得物是人非,现实逼迫他们都必须作出选择。结果是原本非法的夫妻又走到了一起,韩三明情愿以替别人还账的方式带走了“妻子”;而原本属于合法婚姻的沈红夫妇在江边跳完了最后一支舞曲后,分道扬镳。这种设置有一种戏剧性的趣味:法律是爱情和婚姻的保障吗?
再有,影片中有的三个超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让许多人不解。其实这些都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比如飞碟,正是这个从天空隆隆驶过的不明飞行物将韩三明仰望天空的视线与沈红连接到了一起,或许那一刻他们的心都已飞到了云霄之外。贾樟柯说:“或许有外星人来将他们接走呢。”身处异乡,总觉得有人注视着自己的孤独,飞碟寄托了异乡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陌生人之间的一种默契。

贾樟柯在《世界》之后,重新回到了小城镇,拍下了《三峡好人》。
或许这是他到现在为止最好的一部电影。在《三峡好人》之前,几乎毫无疑问的,他最好的电影应当是《站台》。(看电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所以我说的“毫无疑问”是指在我心中,他的其它电影无法与《站台》相比,我不会在选择他的最佳电影时感到犹豫。)
《三峡好人》继承了《站台》的精神脉络,题材却比《站台》更难,而贾樟柯表现出更加成熟的手法。这就是为何我说《三峡好人》是贾樟柯到现在最好的电影。
三峡移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在这样一个工程之下的普通百姓受到什么样的冲击。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题材。
拍摄这样敏感的题材,并遵照自己的良知讲真话,这些固然很难,然而要在这样一个煽情的故事中,保持清楚冷静的头脑和宽广透彻的视线,就更难了。然而贾樟柯做得很好。
奉节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然而现在的奉节如同任何一个常见的中国小城镇一样,破破烂烂风尘仆仆,让人绝望。
然而巨大的变化疯了一样地冲击这个小城。在大水淹没之前,人们就已经拆了这个小城;在移民之前

《三峡好人》电影中真透漏了韩三明真实电话!!!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9710.html

展开

猜你喜欢

站台
8.42000年中国大陆剧情
立春
8.32007年中国大陆剧情
一一
9.12000年中国台湾爱情
悲情城市
8.91989年中国台湾剧情
路边野餐
8.02015年中国大陆剧情
本命年
8.31990年中国大陆剧情
孔雀
8.12005年中国大陆家庭
二十四城记
7.42008年中国大陆独立电影

中国大陆剧情片

6.02018中国大陆剧情片

火爆推荐

2023排行

更多精彩